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7月27日至8月1日,校党委副书记于华献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赴陕西延安开展主题为“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红色血脉”暑期实践研修活动,通过聆听专题报告、参观革命旧址以及情景教学、音乐党课、现场教学等形式,探寻延安红色文化,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助力学校大思政课教学。


全体成员集体聆听了《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报告,进一步了解了党在延安时期的伟大革命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对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奋斗历程对青年干部成长的启示》的专题学习,大家被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就展现的公仆本色和为民情怀深深感动,更加坚定了在劳动中成就梦想,在为党的教育事业的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参与研修的全体成员先后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和梁家河知青旧址等红色历史现场,在革命历史的发生地领略延安丰硕的红色历史文化,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让学员们充分领悟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梁家河村史馆、南泥湾革命旧址,教师们参加了《伟大历史——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转战陕北的伟大征程与现实启示》《“窑洞对”及其现实启示》《为人民服务》《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演讲》《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为民情怀与实干担当》《三五九旅与南泥湾精神》等现场教学,深刻理解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奋斗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宝塔山,党员教师们举起右手,庄严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音乐党课上,大家情绪激昂齐唱经典歌曲《保卫黄河》“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大家一起诵读毛主席名篇《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情景教学《延安 延安》中,大家跟随主人翁“拴柱”一起回到了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人。
在专题研讨中,杨严严老师说,“这次实践研修让小时候课本里的课文在这里具象化,令人印象深刻,沉浸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形式新颖多样,为思政课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带来很多启示和思路,我们见证着革命时期那段峥嵘岁月,追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教育的初心使命。
王丽茹老师感慨,这次实践研修深刻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辛奋斗的历程,延安精神将激励着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用实践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于华献强调,作为思政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延安精神,积极做延安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其次要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有机融入,及时将延安精神转化成思政课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最后,要把延安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充分认识到思政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信念,勇担责任,做到“心有大我、赤诚报国”,乐教爱生,甘于奉献,致力于培育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此次实践研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提高了参训教师的理论素养,还进一步地丰富了思政课教学改革资源,对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发展,以及学校大思政课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图:随可可 文:王文英 一审:徐中圆 二审:漆学鹏 终审:何丽娜)